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李白 >> 诗仙李白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姑 熟 十 咏
作者:诗仙李白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1:03:21
载入中…
 

 


【题解】

    姑熟,一作姑孰。吴太伯出奔荆蛮,辗转于江南衡山,《廿一史考异》谓 即当涂横山。后至寿梦“孰姑徙句吴”(疑“孰姑”为“姑孰”转倒),乃封地名姑孰。(《吴文化研究论文集》)姑孰初域颇广,秦汉属丹阳县。东晋时筑姑孰城,城池约今当涂县城。亦称南州。隋建当涂县,姑孰城为县治所,遂称当涂(城)。《文苑英华》收《姑熟溪》 等八首,缺《丹阳湖》、《桓公井》。

姑 熟 溪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题解】
....姑熟溪,今称姑溪河。《元和郡县志》卷二九宣州当涂县:“姑熟水,在县南二里。 ”《读史方舆纪要》:“姑熟溪,在(太平)府南二里,自丹阳湖引流而北合支流诸水,汇为姑熟溪,亦谓之姑浦。……复北经黄山渡,又北历牛渚采石矶至宝积山入于大江。”陆游《八蜀记》卷一:“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澈如镜,纤鳞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 景物幽奇。”唐至明初,自采石下游至当涂者多由采石宝积山入溪舟行。后来因水患,溪水由东向西直向金柱山破缺口入江。其原来自县城转北至采石宝积山河段逐渐废弃,但至今犹断续可见。(详见《李白游迹考录·姑孰溪》)

【校注】
...  .漾楫,《文苑英华》作击楫。

       朱本注曰:“此咏姑熟溪也,言爱此水之清闲而欲乘流泛舟,垂竿钓鱼。但见波翻晓霞之影,岸叠春山之色,而又见此浣纱之少女也。此言溪中景物如此,以见其清幽而闲静也。咏物之意,率多类此。”

【评笺】

       严评本评三、四句:“静人,仁者之心,逸荡人更难如此。”评结句:“自然是不相识者,言之情生。”严评本载明人批:“此首尤匀密,鸟、鱼、波、岸 是层数,‘怕’、‘待’字工。‘浣纱’借得恰好。”

【译文】
.... 我喜爱这溪水的清幽,乘兴在水中漫游。荡起船浆怕惊动鸥鸟,垂下钓竿等待鱼儿上钩。水波翻动了朝霞映下的艳色,岸上的春山延绵着重重叠叠。不 知是哪家的女子在水边浣纱,那红色的容颜未曾与我相识。

丹 阳 湖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题解】
.... 《元和郡县志》卷二八宣州当涂县:“丹阳湖在县东南七十九里 ,周回三百余里。与溧水县分湖为界。”(参见《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注)《六朝事迹类编》卷上:丹阳湖,“《图经》云:在溧水县西八十里,与太平州当涂县分界,昔唐李白尝游此湖,酷爱其景,乃张帆载酒,纵意往来而作诗曰:‘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校注】

       元气,朱本注云:“元气,一元之气,天气也。”

            龟游,《史记·龟策传》:“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

            棹轻舟,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全唐诗本俱作棹归舟。

       朱本注云:“此言湖中之景物也。”

【评笺】
.... 严评本载明人批:“‘贾客’略单。龟句奇。‘鸟宿’稍常,亦对得过,采莲歌亦天然。”

【译文】
.... 淼淼湖水似与天相连,风波浩荡永无止境。远处的商船象从天上而来,一片白帆在云间航行。千岁之龟游于莲叶之上,鸟儿宿在芦花丛间。少女荡起轻快的小舟,歌声伴着流水的声音。

谢 公 宅
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题解】 
.... 谢公宅,即谢朓别居。谢朓是南齐以“清丽”而著称的山水诗人 。明帝建武二年(495),谢朓三十二岁出任宣城郡太守,历时二年。当时,姑孰属于湖县,却又是侨置南豫州的治所。简称南州。谢朓为郡守,自当常赴州治议事,因爱城南青山秀丽,遂筑别居于此,后人称为谢公宅。《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太平州当涂县:“谢公山在县东三十五里。齐宣城太守谢朓筑室及池于山南。其宅阶址见存,路南砖井二口。天宝十二年改为谢公山。”陆游《入蜀记》卷三:“青山山南小市有谢玄晖故宅基,今为汤氏所居。南望平野极目,而环宅皆流泉奇石、青林文筱,真佳处也。遂由宅后登山,路极险。凡三 、四里许,……至一庵,……庵前有小池曰谢公池,水味甘冷,虽盛夏不竭。”青山实有青林山、万佳山和谢家山(俗名包子山)三座山峰组成,谢公宅位于包子山南麓之下(李白云在青山下)。其后,谢朓建宅处成为“小市”。再后,衍为青山镇。一九三七年青山镇被日军烧毁。现其村落仍名青山街。(参见《游谢氏山亭》诗注。)

【校注】
.... 池中句:池,即《入蜀记》所说山上的谢公池。虚月白,《文苑英华》作有虚白。在白字下注:“集作月。”《方舆胜览》作虚月色。

       废井,即《太平寰宇记》所云山下的路南砖井,而非包子山上的谢公池。

       朱本注云:“此咏谢公宅也。言城东青山日将暝矣,谢公之宅已寂寞矣,竹里无有人声,池中空虚月白。竹乃旧日之竹,池乃旧日之池也。庭多衰草,井积苍台,而庭与井亦旧日之庭井也。俱荒废矣。惟有清风起于泉石之间,而旧时人不可得而见也。”

【评笺】
.... 严评本:结尾“六句只了寂寞二字。”严评本载明人批:“三、 四意态入妙。‘遍’字、‘积’字好。”

【译文】
.... 青山已在暮色笼罩之中,谢公故宅一片寂静。竹林里人声已经消逝,水池中映出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庭院里到处是衰败的荒草,厚厚的苍苔已积满废井 。只有那清风显得幽闲自在,时时在泉石间奏起乐声。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杂花间平陆。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题解】
.... 陵歊台,一作凌歊台。宋本作陵敲台。误。此据咸本、萧本、郭 本、全唐诗本、王本改。《方舆胜览》卷一五太平州:“凌歊台,在城北黄山上。宋武帝南游,尝登此台,且建离宫焉。”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卷二:“出北门五里路,登凌歊台,歊台在黄山上,本不高而望甚远。西南(按当为东南)即青山。却顾采石、天门及溧阳、和州诸山,皆在目中。”顾炎武《肇域志》:“凌歊台在山顶,有石如案,高者五尺,顶平而圆, 径丈许。”朱本注:“歊,热气也。”

【校注】
.... 远空,《文苑英华》作遥空。注云:“集作远。”杂花句:间,刘本作开。杂花,《文选》卷四三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平陆,《尔雅·释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峥嵘瞰平陆。”
       朱本注云:“此咏凌[高欠]台也。言台高可以望远,山花云竹等物一览而尽见之。台固高矣,但碑文年久而堙没,不堪诵读,欲以考其创始之由,与夫古今名士游览之迹,不可得也。”

【评笺】
.... 严评本载明人批:“‘闲’字佳,野翠句尤工。”

【译文】
.... 为暸望旷野而登上古台,台高真使人能够极目。重峦叠嶂在远空中排列,杂花绿树在高平的陆地上相间密布。闲云有时飘入窗内,翠野之中长出了松竹 。我很想看一看碑上的文字,无奈那青苔侵满了碑石,怎能让我去读。


桓 公 井
桓公名已古,废井未曾竭,
石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题解】
.... 桓公井,以东晋大司马桓温而名的水井。晋哀帝兴宁二年(364) ,桓温移镇姑孰,常携幕僚登楚山宴会观赏《白纻》歌舞,建歌馆舞堂,并掘一井。后人因此而改楚山为白纻山,名其井为桓公井。《舆地纪胜》卷一八太平州:“桓公井在白纻山。《九域志》云:晋桓温所凿。王安石诗有‘歌舞不可求,桓公井空在’之句。”萧本注云 :“桓公井在当涂东五里白纻山上。《寰宇志》:又名楚山。桓温领妓游山奏乐,好为《白纻歌》,因名焉。井在其上。”至今,荆棘丛中废弃的桓公井仍未枯竭。桓温墓在当涂青山主峰青林山。故青林山又名桓墓山。

【校注】
.... 石甃,宋本模糊不清。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全唐诗本、缪本、王本俱作石甃,今据补。甃,井壁。

       ,王本注:“按《广韵》,‘湛’与‘沉’同音,皆直深切;兼引《汉书》‘从俗浮湛’句于‘湛’字下,盖沉、湛古通用也。”
       桐暂落,《方舆胜览》作桐渐落。詹本云:是。
       清澈,郭本、朱本俱作清洁。刘本、全唐诗本俱注云:“一作洁。”
       朱本注云:“此咏桓公井也。言桓温已去,而旧井尚存。石甃冷乎苍苔,而寒泉湛乎孤月。秋来而梧叶暂落,春至而桃花又开,春来秋去,木落花开,不知其几岁月矣。然井在山颠而人迹罕到,又有谁人窥见井泉之清冷者乎?人亡井废而路远矣。井泉虽清,亦弃物也。”

【评笺】 

       严评本载明人批:“颔联最好,‘冷’、‘湛’字佳。”

【译文】
.... 掘井的桓公早已成为古人,废井却至今未曾枯竭。石壁上积出冷冷的苍苔,井中的寒泉中沉着一片孤月。山上的桃花到了春天还要开放,梧桐渐渐在秋风中落叶。可惜这里路远人迹罕至,谁能见到这古井之水依然清澈?

慈 姥 竹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题解】
.... 慈姥竹,慈姥山所产之竹。慈姥山在今马鞍山市慈湖镇西北25 公里的长江东岸。海拔156米,形似猫卧,土人呼为猫子山。《当涂县志》云:“舆图考云 :汉丁兰,庆府河内人,夫妇并以孝著。母丧,刻木像祀之若生。邻人张叔醉,詈母像,以杖击其首。兰归,见母像若不豫色者。询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libaiwang.com/lb/201208/6821.html ]
诗仙李白网
【和卢侍御通塘曲】
【山鹧鸪词】
【古意】
【草书歌行】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临路歌】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玉真仙人词】
【怀仙歌】
相关诗词
姑熟亭
姑熟溪
姑熟(城)
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炎方序
夏日奉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
松江重礻右和李白《姑熟十咏
《姑熟十咏》作者辨证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