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李白 >> 诗仙李白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下途归石门旧居
作者:诗仙李白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1:03:28
载入中…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常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俛仰人间易凋朽, 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来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识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题解】
     《李诗通》于本诗下注:“留别诗,题似不全。”王本注:“题下似缺别人字。”石门,地名,有数处。当涂县在横山西南麓谷口有两石壁对峙如门, 左壁上摩崖题刻“石门”二字,传为唐人写刻,至今仍存。明嘉靖《太平府志》云,横山有陶弘景隐居、石门、古洞、古祠、五井、丹灶诸景。横山一称横望山。詹本云:“根据诗意,此诗是李白天宝十三载春间于当涂横望山别一道友而作。此一道友,据郁贤皓、刘华云、李从军等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应指元丹丘。告别之地应是宣州当涂的隐居山,即齐梁时代陶弘景炼丹处。因为是乘舟顺水而下,故题曰‘下途’。”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全唐诗本、王本俱无吴中二字题下注。

【校注】
     首二句,泛指吴越一带山高水清。
       烟郊,谓烟云缭绕的郊野。虞炎《奉和竟陵王经刘山献墓下》诗:“聚学从烟郊,栖遁事环华。”
       国士,国中才能出众的人。此指元丹丘。《史记·豫让传》:“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安本注:“句谓己天宝初得元丹丘荐举入朝。”
       云物,犹言景物。刘勰《文心雕龙·比兴》:“图状山川,影写云物。” 

      岁时句:岁时,逢年过节。《礼记·哀公问》:“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五侯,《汉 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羡君二句:素书,杨本注:“黄石公《素书》二卷,”王本注:“古人以绢素写书,故谓书曰‘素书’。含丹者,书中之字,以朱写之,白者绢色,丹白相映,烂然如霞矣。”《神仙传》卷六:“烈入河东抱犊山中,见一石室,室中有石架,架上有素书两卷。”常满案,全唐诗本作尝满案。

      冥筌,王本注:“冥,幽也;筌,迹也。冥筌,道中幽冥之迹也。”指道中的微妙之处。又《文选》卷三一江淹《杂体诗·许征君询自序》:“一时排冥筌,泠然空中赏。”李周翰注 :“冥,理也;筌,迹也,言理迹双遗也。”
何当句:脱屣,《汉书 · 郊祀志上》:“天子曰:‘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 耳。’”颜师古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谢时,《列仙传》上:王子乔“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壶中,《后汉书》卷一一二《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云笈七签》卷二八《二十二治》:施存“学大丹之道,三百年炼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 ,人谓之壶公。”
       俛仰,《庄子·在宥》篇:“其疾俛仰之间。”王羲之《兰亭诗序》:“俛仰之间,已为陈迹。”
       钟峰句:杨本注:“钟峰,钟山也。”王本注:“五云,五色云也。”又《句容县志》:“ 五云峰在小茅山之侧。……昔三茅君以三月十八日,驾五色之云,驭八景之舆,伫于此山,逾时而去,故号五云峰。”宋本原作火卢峰。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钟峰。是。今据改。五云,杨慎批点《李太白诗选》作五色。
       玉女窗,王本注引《图经》云:“嵩山有玉女窗,汉武帝于窗中见玉女。”《五色线》卷下 :“《嵩山记》:玉女三台山,昔汉武帝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子,帝因往观之。”
       洪崖,《文选》卷二一郭璞《游仙诗》:“右拍洪崖肩。”李善注:“《神仙传》曰:卫叔卿与数人博,其子度曰:向与博者为谁?叔卿曰:是洪崖先生。”此处以洪崖先生喻元丹丘。

      隐居山,唐人赵璘《因话录》卷四:“宣州当涂隐居山岩,即陶贞白炼丹所也。炉迹犹在,后为佛舍。”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十八太平州《古迹》:陶贞白书堂“在城东北六十余里横望山之澄心院。陶弘景谥贞白先生,自号隐居,始读书于此。”又《景物下》云 :横望山“在当涂县东北六十里,……有陶贞白书堂,今为澄心院,五井、丹灶、药臼在焉 。”

            陶公句:陶公,《南史》卷七六《隐逸下》:“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 …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五。 ……诏赠太中大夫,谥曰贞白先生。”炼液,即炼丹。
       灵神,《大戴礼·曾子天圆》:“阳之精曰神,阴之精曰灵。”此处意犹凝神。
       数人句:指道友们皆高寿异人,不知其确实年龄。《左传》襄公三十年:“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一个甲子为六十年。

       昨来句:来,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胡本、全唐诗本俱作夜。王本注云: “萧本作夜。”冰霜,朱本作冰雪。
       如今句:谓对横望山隐居山风物还认识得清楚。识,咸本、萧本、许本、严评本、全唐诗本俱作失。王本注云:“许本作失。”误。
       悬知句:悬知,预知,料想到。乐客,指好客的人。
       石门四句,以横山石门胜景比作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居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曰:‘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豕,刘本、朱本俱作犬。

      翛然,自然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释文》:“向云:‘翛然,自然无心而自尔之谓。’郭、崔云:‘往来不难之貌。’”
      装鸾句:驾鹤,《文选》卷十六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腾天。”远,宋本原缺。缪本、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有远字。今据补。复,宋本原作服。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刘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复。是。今据改。
      七贵游:游,宋本模糊不清。缪本、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游。今据补。七贵,《文选》卷一○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庭。”李善注:“七贵谓吕、 霍、上官、赵、丁、傅、王也。”
       挹君,王本注:“挹,即楫也,古字通用。”

【评笺】
    朱本(《李诗辨疑》)云:“辞冗而泛,与题不合。于内言吴山、 越水、钟峰、隐居寺、桃源等处,杂然乱陈,殊无伦次。题中所谓归石门旧居者,又不知在何处也。又如“何当脱屣谢时去’及‘我离虽则岁物改’、‘装鸾驾鹤又复还’等语,俱不成句法。以致结语涣散,皆可疑也。但中间有‘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句,似老炼,仿佛李白之作,而全篇绝不相类,此又不可晓也。”詹锳《李白诗文系年》驳云:“ 朱氏不知石门果在何处,竟谓诗内杂然乱陈,殊无伦次,因疑全诗为伪,殊嫌武断。”

           严评本载明人批:“调俗,疑亦非真。”“离魂句,仙语。”

           延君寿《老生常谈》:“《下途归石门旧居》云云,篇中多整句,太白诗未可多得,最宜师法。‘将欲辞君挂帆去’二语,是太白本色。‘俯仰人间易凋朽’四句,亦突接硬转法也。‘我离虽则岁物改’四句,当玩其转笔之捷,真能如风扫箨,再接‘石门流水遍桃花’四句,益觉气味浓厚,文境宽绰有余。将到结尾,又用‘何必常从七贵游’二语的一束,可云到底不懈。选本不登此种,美不胜收也。从此问津,觉武陵仙源尚在人世。”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这里有一首诗:《下途归石门旧居》,向来不大为专家们所注意,其实在了解李白的生活上是具有关键性的作品。……这首诗,我认为是李白最好的诗之一,是他六十二年生活的总结。这里既解除了迷信,也不是醉中的豪语。人是清醒的,诗也是清醒的。天色‘向暮’了,他在向吴筠诀别;生命‘向暮’了,他也在向尘世诀别。”

          刘华云《试论〈下途归石门旧居〉诗》认为,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春,增别对象是元丹丘,作地是北方地区的某座山里,诗文所说“石门旧居”,是嵩山居或颖阳山居。(见《文学遗产》1981年第3期)。

      李从军《李白考异录》认为,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春,赠别对象是元丹丘,作地为江东茅山,“石门”是越地青田县的石门山。

 

【系年】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系此诗于宝应元年(76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系于宝应元年(762)。
       安旗《李白研究》云:“通观全集,凡作于安史乱后之诗皆有乱后迹象,此诗长达数十韵而无一语及乱后事,恐非宝应元年之作。……诗中时令甚明,显系春日。当是天宝十三年(754 )春,白往返宣城、金陵之间,至横望山访丹丘,重游石门,临别时抒怀之作。”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宝应元年(762)。又在《释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载《天府新论》1989年第4期)文中否定旧说,系此诗于天宝十四载(755)春。至詹本又系此诗于天宝十三载(754)春。
       按:此诗作地为当涂横望山,赠别对象为元丹丘,作年应从郭沫若说,为宝应元年(762)春。这年,李白因病寓居当涂,在《江南春怀》中有“天涯失乡路”,“田园久芜没”之叹,归于山东之家的心情可见。本诗中“云游雨散从此辞”,是拟归山东时而向丹丘的最后告别。若作于天宝末年,当不应有此语。此诗通篇未及时事,自然也未及安史乱后事。至于李白果未归山东,那是因为他的病情无大好转之故。

【译文】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难以说出伤别情。将要告别您挂帆而去,离魂却像烟一样萦绕郊野的树。此时心中郁结的惆怅有谁能谈论?我真有愧于承受您这位国士当年对我的恩情。阳春三月我们曾共倾美酒,逢年过节我们共同饮宴于王侯之门。我羡慕您案桌上常常放满素书,那书中白绢朱字相映象霞色灿烂。我也曾学道穷其奥秘,梦中往往游于仙山。心想着何时能脱却凡俗谢别时人而去,进入那壶中别有日月的云天。人间万物都会在俯仰之间凋落腐朽,就像那钟山的五色云彩飘忽在窗口。前次与您惜别时我在嵩山玉女窗愁望,今日归来我又笑握您这位洪崖先生的手。隐居寺啊隐居山,古人陶弘景炼丹就栖于此间。往年我学道也曾凝神闭气地在此登攀,恬谈之中感受到心绪的幽闲。道友们都说不清自己的年龄甲子,个个都有着肌如冰雪的容颜。我离开这里后虽然景物有所更改,如今我仍清楚认识自己地处所在。莫要说今日相别不能尽欢,能料想好客的您仍会对我遥遥等待。石门就象桃花源一样遍地是流水和桃花,我也曾经到过这世外的“秦人”之家。不知他们招待我时从那里得到鸡猪的肉,这里面见到的是繁茂的桑麻。当时的自然超脱真像远与世事相间,骑鸾驾鹤越想越远。人生何必长与权贵交游?又何苦辛劳一生徒然聚集万贯家产!拜君而去啊长相思,我们将像云游雨散一样从此告辞。欲知我怅然而别时心中易生的苦情,正所谓 “向暮”时分春风吹拂的柳丝。

[来源:https://www.libaiwang.com/lb/201208/6825.html ]
诗仙李白网
【和卢侍御通塘曲】
【山鹧鸪词】
【古意】
【草书歌行】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临路歌】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玉真仙人词】
【怀仙歌】
相关诗词
【 下途归石门旧居 】
《下途归石门旧居》属地考
释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散绎
对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
试论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