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李白 >> 诗仙李白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白《横江词六首》赏析
作者:诗仙李白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1:01:18
载入中…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其 二
 海潮南去过寻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 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其 四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其 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其 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
长江流经安徽和县与马鞍山市之间,由于受天门山的阻遏,江水变为南北流向,古代称 这段江面叫横江。东岸的牛渚山伸向江边,即牛渚矶,又称采石矶,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渡口。唐代在这里设有津驿,叫横江馆。大约天宝十三载(754)春李白自宣城来到采石津渡,恰遇牛渚春潮,欲渡受阻,便写了《横江词六首》。这组诗中描写了横江风波的险恶,也寄托了诗人的家国身世之感。第一首为六首诗的总起,前两句由“人道横江好”的传闻,引出“侬道横江恶”的目睹亲历,以下皆围绕这一“恶”字写出。后两句点明横江之恶在于风浪之险,其风大,可以“吹倒山”,其浪高,能够吞没金陵的瓦官阁。
第二首写牛渚春潮的汹猛,以及由于风波险恶而牵动的无限愁绪。寻阳即现在的江西九江,其附近江中的马当山虽险,却比不上牛渚山在海潮汹涌时的险恶。诗中所说“海潮南去过寻阳”,并非是诗人的想象,而是当时的真实景观。据李子龙考证:“如山的浪潮逆江水而上,过采石而达寻阳,说明唐时的潮界区在寻阳。”(《横江词与横江疏笺》唐代文学研究第二辑)诗的三四句道出面对狂风恶浪,欲渡受阻的万分感慨。“一水牵愁”,是说海潮触发、牵动了百结愁肠。“万里长”又将愁情写得如江水一样悠悠难绝。
第三首点明“一水牵愁”的原因。横江恶浪阻挡了自己往西秦的道路,西秦是借指首都长安。汉水是通往长安的主要水路,扬子津在今江苏仪征,是长江下游重要津渡。前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之情。第三句“那可渡”一语,使前面所言之愁,几乎变为绝望之感。故结尾“愁杀峭帆人”,正是诗人用船夫的“愁杀”,寄托自己欲渡不能,难以解脱的愁情。
第四首写海潮过天门山的惊险。首句用海神经过挟带风雨的传说写狂风大作,在惊险中更蒙上一层神奇色彩。第二句言海潮涌过天门石壁,犹如白浪劈山。后两句用倒装句法,道出连山喷雪的波涛穿过天门山的情景。这和钱塘江大潮相比,那个更使人惊心动魄呢?这一反诘更突出了横江风波之险恶。
第五首写津吏对自己的劝阻,益加显示出横江风浪的凶险。首句由江水的汹涌转写津吏的出迎。次句“东指海云生”,不仅刻划了一个熟知风云气象的津吏形象,但也挟风带雨,使人读之有“山雨欲来”之感。后两句“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是化用梁简文帝“采莲渡头拟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的诗句。表达了津吏对诗人的劝阻,在平白如话中含有对人生、仕途的比况,令人玩味无穷。
第六首是这组诗的总结。诗中综合写出横江呈现出的气候、海潮的险情,以及诗人“公无渡河”的决定。首句应上一诗“海云生”写晚来江风再起,况又月晕江雾,他日风云尤不可测。次句写海潮之来,犹如鲸鲵翻腾,百川倒流。三句又写江中惊涛,其势之汹涌可以撼动金陵江岸上的三山。眼前风波如此险恶,况又狂潮将起,后果难料,故以“公无渡河归去来”嘎然作结。“公无渡河”是乐府古题名,“归去来”是陶渊明写自己弃官归隐的辞赋题名。
全诗借这两篇诗文题名作结,更增添了几分感慨。

 

[来源:https://www.libaiwang.com/lb/201208/6686.html ]
诗仙李白网
【和卢侍御通塘曲】
【山鹧鸪词】
【古意】
【草书歌行】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临路歌】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玉真仙人词】
【怀仙歌】
相关诗词
李白研究之二十世纪国内研究
李白研究之金、元、明、清研
李白诗文注评(附诗译)
采石李白墓、李白祠、李白衣
附录一 纪念李白胜迹  考述
李白宅
重建李白祠记
李白赋
松江重礻右和李白《姑熟十咏
画李白脱靴图赞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