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李白 >> 诗仙李白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李白之死和墓及其后人的几个问题
作者:诗仙李白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1:01:04
载入中…
 

 


李白之死与墓的疑问
李白病卒当涂,初葬龙山,后迁青山。已被历代许多学者认同,视为定论。这个说法,各有一条权威性的资料作基础。一是唐人刘全白于贞元六年撰写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其云:“有子名伯禽。偶游至此,遂以疾终,因葬于此。”一是唐人范传正于元和十二年撰写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序中引用了李白孙女二人的话:“先祖志在青山,遗言宅兆。顷属多故,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坟高三尺,日益摧圯,力且不及,知如之何?”于是传正委当涂县令诸葛纵“躬相地形,卜新宅于青山之阳,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迁神于此。”然而,自唐以降,就有一些关于李白之死与墓的不同说法在百姓和文人士大夫中流传,并被写入诗歌和志书笔记,从而形成对上述所谓定论的冲蚀,动摇着这个定论的基础。李白果然初葬于龙山东麓吗?白居易《李白墓》诗云:“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此诗因朱金城先生系于元和十三年(818),恰在范传正为李白迁墓的第二年,故从未被当代学者深究,甚而视作无稽民间传说被采录入诗。其实,系此诗于元和十三年似无根据,也并不妥当。应当说,像范传正为大诗人李白迁葬之事,白居易不可能不知;已知却仍说采石“荒垄穷泉骨”,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倘若白居易之诗作于元和十二年以前,便能顺理成章,并且使我们对采石的李白墓产生新的但却与事实相近的看法。朱金城先生《白居易年谱》与花房英树先生《白居易》均对白居易的行踪有过精湛的考辨,叙述略同:建中四年(783)白居易12岁时便逃难于江南,至贞元四年(788)离开江南北上。贞元十五年(799)去任浮梁县(治今景德镇北新平)主簿的兄幼文处,又在宣州乡试及第。贞元十七年(801)复游徐州、宣州等地。这些行踪说明白居易自贞元四年(17岁)至贞元十七年(30岁),路经采石不止一次,其《李白墓》的风格也近于他早期诗作,如《江南送北客因赁寄徐州兄弟书》等,因而亦当是此期作品。确切地说,系于贞元四年更稳妥。由此,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征引白居易《李白墓》诗,作为采石乃李白藁葬之地的佐证也便落到实处。其卷十八《太平府》云:
唐李白墓在县东一十七里青山之北。
(今按:当作谢家青山之西北。)李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宝应元年卒,葬龙山东。今采石亦有墓及太白藁葬之地,后迁龙山。元和十二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委当涂令诸葛纵改葬青山之址,去旧坟六里。白乐天《李白(墓)》诗云:(同上引,兹不复录。) 应该说,这个说法是不无道理的。但长期以来却不为前贤所重。其主要原因,乃是李华那篇《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中,已有“姑孰东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的说法,人们以为“青山北址”即“龙山东麓”,亦即初葬之地,故不足辨疑。但在实际上,这篇墓志是大有问题的。李从军先生
《李白卒年辨》已指出此墓志是伪作,考辨详繁,今尚可补疑者有二:一、据明徐师增《文体明辨·墓志铭》和清赵翼《陔余丛考·墓志铭》考,墓志乃埋在墓中的志墓文,用正方两石相合,一刻志铭,一题死者姓氏、籍贯、官爵,平放在棺前。但李华所作的这篇墓志却并非如此。李华在唐代以长于碑版文字而著称,为何此文写得如此不规范?恐怕不能简单地用“惜墨如金”来加以解释。此其一。其二,如李华果然在李白卒时撰写了墓志,亦应于初葬龙山时埋入棺前。那末范传正委诸葛纵迁墓时一定能够见到,而我们从范传正的碑文中却未见任何痕迹。这恐怕也不能以传正忽略来加以解释。二、如果李白确系初葬“龙山东麓”,那就不是“青山北址”。因为龙山与青山地近同一纬线,龙山在当涂城之正南,青山在当涂城之东南,此二山只有东、西之距,而无南、北之离。故在李白墓未迁青山之前,说“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显系大谬。清人王琦解“此云‘青山北址’,谓龙山在青山之北耳”,也系不知青山和龙山的方位的曲护之解,不能成立。值得注意的是,贞元六年(790)尚书膳部员外郎刘全白为李白“表墓式坟”后,也作有《碣记》一篇,文中完全避开了墓址,这是什么原因?文中又称,李白“有子名伯禽”,这就不免使人发问:伯禽既在,他为何不向刘全白提出先大人“志在青山,遗言宅兆。顷属多故,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之事?我们已知李白卒时尚无孙辈,其如有遗言,当言于其子伯禽。因而理应由伯禽来实现。伯禽没有提出的原因,疑是李白墓不久才由采石迁龙山有关。前已论及,白居易于贞元四年(788)自江南渡江而北,或经采石并作《李白墓》诗;刘全白“表墓式坟”在贞元六年,且在《碣记》中说“荒坟将毁”。由此可以推测李白墓由采石迁龙山在贞元四年冬或五年春,距刘全白拜墓不过一年多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如再迁一次墓,恐是有违古训,所以伯禽没有再提起李白的遗言,便只待“有孙为收骨”(林弼《登州集》)了。“藁葬”之法,古已有之。《汉书》李善注:“藁,草也。时权葬,古称藁。”明嘉靖《衡州府志》云:“甫终耒阳,藁葬之。元和中,其孙嗣业,始改葬巩县。”是说杜甫也曾藁葬耒阳。唐人杜荀鹤《哭陈陶》写道:“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两地孤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他正是在李白、杜甫这两大诗人的藁葬地痛悼联想进而缘情为诗的。至北宋,林逋竟在《采石山》诗中写道:“翻然却怪宣城守,是甚移将李白坟!”对从采石迁走李白墓表示出了一种责备和遗憾。这些,都是所谓李白初葬龙山的反证。采石既是初葬之所,李白又怎么会藁葬于此呢?这就涉及到李白之死的问题。关于李白之死,自唐代起就有病死、醉死与溺死三种说法。前面说过,“以疾终”最早由刘全白提出。但范传正在碑文中却不提死因。这一点颇有蹊跷。后来皮日休作《七爱诗》又云李白“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他虽未将“疾”与“归”有机地缀联在一起,且在中间缀以“醉”字,但人们仍然理解为“因病而死”。皮日休写此诗与李白之死已距百年,即使李白遭腐胁疾是真,此二句也可解释成李白竟染上了腐胁疾,醉酒而死。这便与《旧唐书》所说“竟以饮酒过度”而死庶几相近,而视腐胁疾非其致死的直接原因。会昌四年(844)项斯作《经李白墓》诗云:“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与皮日休所说也相近似,只不过项斯未说李白先患病而已。当然“醉魄归八极”与“醉死此江边”也有不同处,那就是前者没有说明李白“醉魄”由何地点(当涂还是采石?)归于八极,后者却明言李白“醉死”于“采石江边”。指出这一点很有必要,因为它涉及到李白溺死之说。对于李白有可能溺死,杜甫在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预感。他在“三夜频梦君”之际,作《梦李白二首》,反复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这不能说是事出无因。杜甫深知李白嗜饮,也已知李白晚年正“病起暮江滨”,但醉与病都不使他担心,唯提心有舟楫失坠的可能,大概是他在回忆往年与李白同游时,从交往和实践中引发出的预感,并在梦中出现。王定保《唐摭言》云:“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据王琦《李太白年谱》所引,今本无此文)这是李白溺死的最早记载。与杜甫的预感相比,多出了“因醉”和“捉月”的前因后果。北宋初诗人梅尧臣《采石月下赠功甫》云:“(李白)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为溺死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这些说法虽与“病死说”一样,不见于正史,但影响颇大。洪迈《容斋随笔》云:“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月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可以想象,溺死的说法肯定会受到病死说者的攻讦,甚而被指为荒唐之说。对此,明末清初诗人杜浚在《太白楼歌》中曾予回答:“开元太白更清狂,酷爱采石恣徜徉。醉中放诞无不有,捉月岂必全荒唐。”(《当涂县志稿》引自杜浚《变雅堂集》)王琦在注《李太白文集》时悉心研究了有关李白溺死的传说,终于发以疑问:“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在我看来,王琦的设问不无道理,我们在唐人范传正、裴敬所写的碑记中,均可发现他们为李白避讳的迹象;即如刘全白,虽被后人认为是“病死说”的肇始者,但他在记述李白之死的文字前,却冠以伯禽之名,也可见其良苦的用心。要之,采石既是李白的藁葬之所,那末他大病之中,醉见月影,俯身取之,翻然落水而溺死就是可能的。今日我们不必对此避讳。 关于李白的子孙和孙女二人据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载,在李白逝世五十余年的元和年间,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按图得公(李白)坟墓在当涂属邑,因令禁樵采,备洒扫;访公之子孙,欲申慰荐。凡三四年,乃获孙女二人,一为陈云之室,一为刘劝之妻,皆编户
田 亡 也。”因召至郡庭,问其所以。由是孙女二人说出了李白卒后家道衰落的过程及种种遭遇。其云:
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无桑以自蚕,非不知机杼;无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况妇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给?俪于农夫,救死而已。久不敢闻于县官,惧辱祖考。乡闾逼迫,忍耻来告。 研读这段话,参之有关史籍和近人研究成果,可以概略知道李白子孙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一、李白子孙的生卒年李白在
《寄东鲁二稚子》诗中曾云:“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此诗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作于天宝七载(748),似不妥。李白于天宝三载春辞京还山,天宝四载秋,尚与杜甫在东鲁漫游。拙作《李白寄家东鲁新考》曾指出: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先是住在鲁郡(兖州)城东门外附近的“南沙丘”,直到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后,才再移居任城(济宁)酒楼之旁,并在新居门前种桃一株,然后出游。按各家系年推定这是天宝六载春的事。《寄东鲁二稚子》诗中即云“别来向三年”,当作于天宝九载(750),詹先生《李白诗文系年》正同。又郭沫若据诗中平阳、伯禽“姐弟的高低相差一头地”作出推断,“伯禽之生当在开元二十五年(737),与长姐平阳相差十岁。”已为时贤认同。照此计算伯禽年龄,天宝九载为14岁,贞元六年(790)池州刺史刘全白和当涂县顾游秦为李白“表墓式坟”时为54岁,贞元八年(792)卒当56岁。假如李白于宝应元年(762)以62岁而卒的说法不错,则此时伯禽年方26岁。从李白生前诗中看不见伯禽已娶亲,由此再推定他服丧三年以后于30岁完婚,大历元年(766)他31岁生下长子,那末,至范传正于元和十一年(816)与伯禽两个女儿“相见与语”时,伯禽长子应约51岁,而两个女儿至少亦当在40岁上下。二女对范传正说其兄“出游一十二年”,则其兄出游在贞元二十一年(805),时约40岁;二女其时约30岁上下。从她们与范传正之言得知,其兄出游时她们均未嫁人。会昌三年(843)二月,前守秘书校书郎裴敬拜李白墓,问墓左人毕元宥,得曰:“二孙女不拜墓已五六年矣”(《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则可知李白二孙女于开成二年(837)以前已相继去世,终年约60岁以上。二、李白子伯禽终身为“士”李白孙女二人云:“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据《礼·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为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李白早年为翰林学士,代宗之初,拜左拾遗,生不及禄,没而称官。故范传正云:“今士大夫之葬必志于墓”(《李公新碑并序》),将其列于士大夫阶层,称其死为“卒”。朱自清指出:“中国传统的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大多数出于士大夫之手。士大夫配合君主掌握着政权。做了官是大夫,没有做官是士;士是候补的大夫(《文学的标准与尺度》)。”但他同时又指出:“从孔子‘有教无类’起,教育渐渐开放给平民,受教育的渐渐多起来。这种受了教育的人也称为‘士’,可是跟前贵族的士不同,这些只是些‘读书人’(同上)。”又《汉书·食货志上》载:“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唐六典·户部尚书》:“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仍以士为四民之首。李白二孙女云“父存无官,父殁为民”,向我们揭示了两点:第一,伯禽生前之家即不属官,也不属民,因而只能为士阶层的家庭。虽然亦是士民,但却与农工商之民有别,位于庶民之上。第二,伯禽子女是在伯禽死后才降为庶民的。这是李白孙女二人的第一次沉伦。以上是“不禄”之一解。“不禄”还有一解是“夭折”。《礼·曲礼下》云:“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什么叫寿考?朱熹《集传》云:“文王九十九乃终,故言寿考。”但若依此解,伯禽56岁而终,固然可称夭折而不禄,而李白62岁而终,不也可称夭折吗?他若王勃、陈子昂李贺等人,寿命更短,前人在著录中却从未有称其“不禄而卒”者。可见,所谓“不禄”,当以上述“(士)死曰不禄”为是。伯禽死于贞元八年,《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有一条资料可为注意:“贞元八年八月诏曰:朕以薄德……自江淮而及乎荆襄,历陈宋而施于河朔,其间郡邑,连有水灾,城廓多伤,公私为害,损坏庐舍,浸败田苗,或亲戚漂沦,或资产沉溺……应诸州百姓,因水不能自有者,委宣抚使赈给,死者各加赐物;在官为收理埋瘗;其田苗所损,委宣抚使与所在长吏速具闻奏……”伯禽之死,是否与这年江淮沿岸地区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有关?诏书称这次灾害死人颇多,包括一些在官的人,伯禽或在其中。这当然仅是一种推测。三、李白孙女二人沦为草野之民范传正在《李公新墓碑并序》中说李白二孙女“皆编户 田 亡 也。”“编户”即编入户籍的民。“
田 亡 ”,《周礼·地官·遂人》注:变民为
田 亡 ,异外内也”;亦同“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自彼来此之民曰氓,从民从亡,会意。”若照此解,则李白二孙女徙乡嫁于农夫后,成为流亡之民。又《战国策·秦一》:“不忧民氓。”高诱注:“野民曰氓。”依照此解,则李白二孙女未嫁之前已沦为草野之民。李白孙女二人沦为草野之民的直接原因,她们自己说是“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即是说,她们社会身份的变化,在经历了父死之后的第一次沉沦而成为“民”之后,又因其兄出游不归而再次沉沦为无田、无桑的草野之民。这里涉及到唐代的土地制度。按唐制,丁男可得授田。授田之法,据岑仲勉《隋唐史·唐之均田》载:“每丁男百亩,内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世业(永业)。老男、笃疾、废疾各口分四十亩,寡妻妾各三十亩。”“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在收授之限(《通典二》),其田课植桑、榆枣等,土地宜者依乡法(《唐律疏议》)。”“授田多寡,有宽、狭乡之别,田多可以足给者曰宽,否则为狭。狭乡田减宽之半。业工商者宽乡亦减半授,狭乡不授。”但是,无论在宽乡狭乡,唐制:“女不给田(寡妻妾除外)”。除授田外,又有退田制度。年龄之限,广德元年(763)为25岁至55岁。即:丁男25岁可得授田;至56岁则应将永业田传于子孙,并退还部分口分田,只享老男的口分田。“授田之式,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定户以仲年(子、卯、午、酉),造籍以季年(丑、辰、未、戌,见《六典》)。岁十月,里正预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人对共给受(《唐律》)。”由此推测,宝应二年(763)为卯年,伯禽应在当涂定户;广德二年(764)为辰年,伯禽当被造籍,得授田。其长子于25岁时(贞元六年,亦即刘全白为李白“表墓式坟”之年)作为丁男也可受田。唯二女不得受田。然而,“北齐授田,不听卖易。唐则在相当范围内可以卖买帖赁,如徙乡及贫无以葬者得卖永业田,充宅及碾
石 岂 、邸店者得卖口分田,自狭乡迁宽乡者并许卖之(岑仲勉:《隋唐史》)。”尽管我们尚不清楚伯禽长子“出游”的原因和归宿,亦不清楚他作为户主是否卖易了授田,但按广德二年二月赦文:“天下户口宣委刺史、县令据见在实户,量贫富作等第差科,不得依旧籍帐,据其虚额,摊及邻保”(《全唐文》四十九),伯禽一旦出游,至多三年以后,里正和县令是不会再给李白二孙女以授田的。这便使她们成了“无桑”(永业田)、“无田”(口分田)之人;又二孙女当时尚未嫁人,不属“寡妻妾”之类。于是在“三年一造户籍”时,便将他们“编户
田 亡 ”,使之成为草野之民。这大概即是她们所说“有兄不相保”的具体内容。李白孙女二人接着说,只是为了“救死”才不得已“俪于农夫”,否则,布裙粝食何所仰给呢!她们认为,这种遭遇是有辱先祖李白名声的,所以长期以来不敢将嫁于农夫的事告诉县官,故县官的户籍簿上仍将她们“编户
田 亡 ”。是否可以认为李白孙及孙女二人原住狭乡且业工商,所以从未得到授田呢?看来不可能。倘如此,二孙女大概不会在范传正面前说自己在嫁于农夫前就已“知机杼”、“知稼穑”。除非她俩都在说谎。而说谎不仅会为时人所诟,也不会为范传正写入碑文镌于贞石的。四、李白孙女二人的婚姻道德观范传正访李白之子孙,目的是“欲申慰荐”。现伯禽已死,李白之孙已“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荐”是不存在了,剩下的便是对二孙女的“慰”。传正在听罢二孙女自述后,欲将她俩“改适于士族”。这是通过将编户
田 亡 的李白二孙女依附于士族男子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她俩的社会身份,并使其跻身于士大夫眷属阶层。显然是要重新进行一次赤裸裸的政治婚姻。但却遭到李白二孙女的断然拒绝。她俩在陈述拒绝理由的同时,表明了自己的婚姻道德观。主要有三点:(一)男女婚姻的事理,在命运,亦在天分,难以个人理想而逆转。这种观念的根源,显然与老庄的屈服环境、“安之若命”的思想不无联系;(二)既然已经在孤穷之时“失身”于乡里俗人,而今如果仰仗某种政治威力而求援于他人过问,在世纵然可以偷安,死后又有何脸面去见祖父李白于地下呢?这里已将自己的婚姻道德与李白的祖德联系起来,并且显然与刘向《列女传》和班昭《女诫》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使人窥测到李白后裔女子的婚姻道德观,尤其是她们所说的不愿“仗威力求援于他问”,更类于李白的风范。故而范传正慨叹她们虽“衣服村落,形容朴野,而进退闲雅,应对详谛,且祖德如在,儒风宛然。”(三)李白二孙女最后的回答是“欲败其类,所不忍闻。”今按:《诗·大雅·桑柔》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朱熹《集传》:“败类,犹言圯族也。”李白二孙女认为范传正之言,将败坏同类妇女,毁坏李氏家族,故不忍听。上述三点,不仅是李白孙女二人以切身的最具体的言行标榜了祖德,维护了先祖李白的道德声誉,而且以最典型的事例向人们提供了唐代下层社会妇女的婚姻道德观,显示了李白孙女二人的人格力量。中国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天下后,加强了对婚姻制度的控制,重视了婚姻道德宣传。会稽刻石云:“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史记》)。”汉承秦制,神爵四年(58)诏赐贞女顺帛(《汉书·宣帝本纪》)。刘向著《列女传》,鼓励烈女不更二夫。东汉元初六年(119)始旌表贞妇(《后汉书·安帝本纪》)。班昭著《女诫》,提出“妇无二适之文”的“圣贤之语”。范晔撰《后汉书》,专辟《列女传》,使贞妇进入正史,从此以权威的史书确立了礼教的妇女贞节观。之后,经过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社会分裂,礼教受到了冲击。至唐,妇女再嫁有了某种自由。今据《新唐书·公主传》统计,唐代公主中,除去幼年早夭、出家入道、事迹不详者87人外,在出嫁的124人中,再嫁者达24人,占五分之一,其中有4人为三嫁者。在下层社会中,妇女失贞不守妇道的现象也很普遍。然而,贞节又是当时社会衡量妇女好坏的一个标准,为社会风俗所提倡。白居易写过一首《妇人苦》诗,对那些恪守妇道但内心却十分痛苦的妇女表示同情:“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惆怅去年来,心知未能道。”李白孙女二人似乎没有这种惆怅,她们甘于认命;也没有这般含蓄,她们公然申明要维护先祖的道德遗风。这正是以最典型的现身说法,证明即使在颇为开放的唐代,下层社会中仍有诸如李白二孙女一样的妇女,仍然被传统的婚姻道德观念束缚着,展现着唐代社会道德风尚的又一面。范传正称李白一门为“勋庸道德之家”,也正表明了他的嘉叹真意。李白孙女二人在传统贞节观下形成的“志”,竟使范传正不能“夺”,于是他对二女采取了“复井税免徭役”的办法,表示慰藉。所谓“复井税”,就是免除李白孙女二人所嫁农夫陈云、刘劝的田税。因为陈云、刘劝二人肯定早已有授田并被征敛两税杂徭。而“免徭役”,即是免去李白孙女二人家庭应负的杂徭色役。岑仲勉《隋唐史·租庸调及杂徭役》指出:“唐给民以田,所以责偿者约言之有四项,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即役),四曰杂徭。”“唐制……俊士、孝子、孝孙、义夫、节妇同籍者(即同一户籍),皆免课役。”范传正在此大约是采取了变通的办法才免去了陈云、刘劝两户田税和徭役的。

[来源:https://www.libaiwang.com/lb/201208/6670.html ]
诗仙李白网
【和卢侍御通塘曲】
【山鹧鸪词】
【古意】
【草书歌行】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临路歌】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玉真仙人词】
【怀仙歌】
相关诗词
李白研究之二十世纪国内研究
李白研究之金、元、明、清研
李白诗文注评(附诗译)
采石李白墓、李白祠、李白衣
附录一 纪念李白胜迹  考述
李白宅
重建李白祠记
李白赋
松江重礻右和李白《姑熟十咏
画李白脱靴图赞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