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李白 >> 诗仙李白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白近体格律论析
作者:诗仙李白网     更新时间:2012-8-12 0:42:10
载入中…
 

 

                             关于李白近体诗及近体格律古今都有一些并不太中肯或笼统的评论,或曰李白不喜或反对格律,故集中律诗绝少,或曰李白不善格律,故多声病。对这些看法古今也都有不少人作过辨白,但还不够全面和具体,本文试从四个方面作一论析。

一、李白集中近体诗一览

说李白不喜或反对格律、故集中律诗绝少的言论最早见于孟棨《本事诗·高逸》,谓“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这里记述李白的这两段话很可能出自李白之口,由此确实看出李白对声律、近体诗持批评态度。但这并不代表他在创作上的实际做法,他为了宣扬诗学复古论可以这样说,他在别的地方也有类似的说法,但在他所保存下来近千首诗中,并不能反映出他对声律、对近体诗那样极端的态度,事实上他对声律有相当大的亲和性,他所写的律诗也并不少,扩大到包括绝句在内的近体诗数量还相当多。

兹以宋本《李太白文集》为依据将李白各体近体诗统计介绍如下。

五律127首。在李白前唐代五律创作数量较多的诗人有:李峤160首、沈佺期60首、宋之问74首、张说101首、张九龄84首、孟浩然141首、王维105首、高适43首。李白与他们相比仅比李峤、孟浩然少,而李峤有一百多首在其类书性质的《咏物杂咏》中,以真正艺术创作的五律计,李白仅次于孟浩然。当然后来的岑参杜甫比李白作品多。

七律8首。七律数量似乎太少,但此前诗人作品数量也不多,多于4首的初盛唐诗人:沈佺期14首、苏颋13首、张说12首、孟浩然4首、王维20首、李颀7首、高适7首。初盛唐之交的沈、苏、张三位诗人作品数量较多,他们的作品主要是作于武后和中宗、睿宗时宫廷文会,入盛唐这类作品的数量明显减少,主要是由于宫廷文会减少的缘故。年辈小于李白的岑参作品数量也不多,只有11首。杜甫于安史乱后七律猛增,达151首,是个特例。

七绝84首。这是除了杜甫外初盛唐诗人中数量最多的。其他作品量较多的诗人有:张说16首、王昌龄70首、王维24首、常建12首、储光羲11首、高适12首、岑参28首。

五绝73首。在初盛唐诗人中作品数量最多,在全唐恐怕也是名列前茅。张说34首、孟浩然19首、王昌龄14首、崔国辅23首、储光羲16首、王维50首、岑参18首、杜甫31首。

以上四种常见的近体诗李白作品数量共292首,其数量已占在他之前的唐代诗人的首位。还有几种近体格律诗:

五言排律23首。这样的作品在初盛唐之交的诗坛上还比较多,如张说59首、张九龄56首,进入盛唐后就渐少了,如孟浩然39首、王维40首、李颀14首、高适22首、岑参24首,其他的诗人则很少,李白的数量不算少。当然杜甫又是个例外,达127首。鉴于李白集为分题类编,五排与五古在外形上很相似,从全书检出不太容易,这里将检出的这23首诗开列如下:《赠饶阳张司户璲》、《忆襄阳旧游赠济阴马少府巨》、《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江夏使君席上赠史郎中》、《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秋夜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春日归山寄孟六浩然》、《送友人寻越中山水》、《送梁公从信安王北征》、《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送纪秀才游越》、《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登瓦官阁》、《安州应城玉女汤作》、《月夜金陵怀古》、《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秋夜独坐怀故山》、《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补遗《赋得鹤送史司马崔相公幕》。

七言排律2首。高棅《唐诗品汇》卷九○“七言排律”附目注云“七言排律唐人不多见”,并举出李白《别山僧》和高适《宿田家》,认为是较早作品。李白集中还有一首这样的作品,是《赠潘侍御论钱少阳》,以上二首都是五韵之作。七言小律2首。赵翼在《陔馀丛考》卷二三中检出李白《送羽林陶将军》一诗,谓是唐人六句律诗之首。这种律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为三韵律诗,后人又称为小律诗。这种作品李白还有一首,题为《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1]。

这里又检出李白三种律诗27首,与前四种相加作品量达319首,接近他全部诗作的1/3。这个比例已不算小,无论是说其集近体绝少或律诗绝少都不符合实际。据《唐诗纪事》卷一八所引杨天惠《彰明逸事》记载,李白少时还写有百篇律诗,宋时还见收藏,这些作品后来绝大多数亡佚,由此可知李白格律诗实际创作数量要比李白集中所收的作品多。

 

二、李白格律善否一窥

从前引《本事诗》李白对于声律所发表的看法似乎可以推导出:李白这样鄙薄声律,其本人肯定于此道不甚了然或不求甚解。但事实正相反,李白从少年时代起在格律的揣摩、格律诗的写作上就下了不小的功夫。《唐诗纪事》引《彰明逸事》谓太白尝隐戴天大匡山学诗,时“齿方少,英气溢发,诸为诗文甚多,微类《宫中行乐词》体。今邑人所藏百篇,大抵皆格律也。虽颇体弱,然短羽褵褷,已有雏凤态。”这是说李白所练习的皆如他后来所写的《宫中行乐词》那样的五律。李白蜀中作集中尚存5首,一首五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首七绝《峨眉山月歌》,皆格律合式,郁贤皓先生评前一首云:此诗“为现存李白最早诗篇之一。全诗信手拈来,无斧凿痕,而平仄粘对都合律诗规则,中间两联尤属工对,足见诗人早年于律诗曾下过功夫。前人或谓李白不善律诗,岂其然乎?”[2]还有两首五古,皆多律句,特别是《登锦城散花楼》,全诗五韵十句,押平声韵,除了几句外,对仗声律都合排律要求,如第二联“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第四联“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对仗十分精工,除“双”字外皆合平仄。诗的结构也如排律,颇疑作者当初即以排律试笔。从其少作可看出他的格律诗功力及早期诗作的体裁取向。

李白早期诗作的体裁取向也是当时许多士子学诗的努力方向。唐以诗取士,所试为五言六韵排律,练习五律、排律正为此作准备,五律少试帖诗二韵,可作替代诗体。五律又是唐格律诗最早成熟的诗体,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使用功能很广,所以最受习诗的士子欢迎。李白早年写过百篇这样的作品,与这种社会文化风气是一致的。李白集中近体诗以五律为多,这是从少年时期就已形成的趋向。在这种诗体的写作中,自然获得了格律诗的诸多素养。排律的写作、七绝的写作,都从少年开其端,从《彰明逸事》所录诗看,五绝的写作也开启于此时。上节还提到李白还是七排、小律创作的较早尝试者,可以看出他对近体诗各体的写作、格律的探求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对于此道曾孜孜以求也甚得其妙。

李白五律、七律、五绝、七绝292首完全符合格律形式的作品有176首,占60%。其合律比例各体又有所不同,五律127首,合律76首,近63%,七律8首,合律2首,25%,五绝73首,合律53首,占72%多,七绝84首,合律46首,近55%。以上所列百分比说明李白近体格律声病确实比较多,占了40%,这是一;二,但又不能说李白不太会或不善做近体律绝,毕竟有60%合式,特别是在一些庄重的场合哪怕是即席口占,“文不加点”,也能做到于格律“毫发无遗憾”,比如他做的应制进呈诗22首全部合律。他做的应制五律是《宫中行乐词八首》,就在前引《本事诗·高逸》中又记述李白应诏作《宫中行乐词》,时李白已醉,“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按今存八篇),更无加点,……律度属对,无不精绝”。七律是《送贺监归四明应制》3。七绝两组,一组是《清平调词三首》,一组是《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前一组诗写作背景与《宫中行乐词》相同,也是李白醉中奉诏,一挥而就,后一组诗是安史乱中向朝廷的进献之作4。这些诗多即时立就,且数量不少,却无一处违失,原因是事关重大,王命威严,来不得半点轻忽,即使半醉之中,格律意识还是十分清醒的。这说明李白真的作诗如律令,他是不会记不住格律,留下诸多瑕疵的。看来对其诗的病犯现象还是要作一些具体深入的分析。

三、病犯探因一:成例的援用与自由度的追求

李白有些诗的格律病犯不是他对格律不熟悉或做诗时疏忽造成的,而是其

有意为之,明知故犯。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喜用平起仄收的拗句,即将“平平平仄仄”改成“平平仄平仄”5。这样的句子在李白的律诗、绝句中有近50例,特别在五律中有30馀例。依诗律,平平平仄仄在一首绝句中出现一次,或第一句,或第三句,在律诗中出现两次,或一、五句,或三、七句。如果改作拗句就可以大大提高调声、组词的灵活性:在绝句中多一句选择,在律诗中可以多两句选择。这种做法并非始于李白,在律诗形成过程中早已出现,比如四杰诗中就出现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从军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的第七句平仄都是“平平仄平仄”,盛唐人沿用这个句式如孟浩然就较多见,他的《过故人庄》的第一句、第五句就是这样的句子6。但李白使用较多,这是他对用律自由度的一种有意追求。在一首五律中使用两句就有数首,如《过崔八丈水亭》、《夜泊牛渚怀古》和《岘山怀古》等。李白使用这样的拗句习惯在少年时即见端倪,如《登锦城散花楼》的尾联“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登峨眉山》的“周流试登览”、“泠然紫霞赏”、“平生有微尚”等律句皆是。

(二)      律诗中间二联时见散句。前人已经指出:“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7后一句的意思是说以古诗句法配合平仄声律,也就是以古入律。八句不对,其实也就是四句不对,真正的中二联皆不对在太白、浩然集中也极少,只是对仗显得比较宽泛、随意,有的是借对,有的是半句对(偏对),这样情况一般出现在颔联。李白的七律有一首这样的情况,五律有25首,其中发生在颔联19首,二联皆松散的只有4首:《金陵新亭》、《宿巫山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二》《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人们常用来举例的是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谓是二联皆不对,其实还是有对的关系,孟诗的颈联大致对仗,颔联“浔阳郭”、“香炉峰”对一半,李诗颈联也大致对仗,颔联用借对对了一半。从严格的格律形式来说,这样的诗是不符合律诗“律度属对”要求的,但这样使用有表达上的优点,显得自然流走,容易组词成句,而且也是前人的成例,陈子昂、宋之问的五律就有以古入律的情况。应当说这是陈子昂诗歌复古运动的产物,宋之问与陈子昂同为方外十友,其创作也受到陈子昂影响。到盛唐在创作上大凡受古风濡染较深的诗人其五律的联对多有这样的倾向。这说明李白并不是不善于属对,属对的功课他在少年时就已及格了,后来这样做也是一种对自由度的追求,同时又受到习惯做法的影响8。

    (三)七律、七绝的失粘。前面列举李白近体各体合律比例以七律、七绝较低,其毛病主要出在失粘。七律不合格律的6首皆失粘,七绝不合格律的38首,29首失粘9。为何这两种体裁失粘比例这样高,这是与当时诗坛上这两种诗体的声律状况有关。七律、七绝皆成熟于景龙前后,其时的馆阁文臣的作品合律的程度都相当高,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七言律绝基本合律,李峤、苏颋的七言律绝全部合律,也就是他们的作品基本上无失粘情况,但是入盛唐后这两种诗体合律程度都有所降低,失粘较为多见,张说就有这种情况,孟浩然七绝7首3首失粘、王昌龄七绝70首17首失粘、王维七律20首11首6首失粘、七绝24首8首失粘、高适七律7首2首失粘、七绝12首3首失粘、岑参七律11首6首失粘、七绝28首12首失粘,比例都不小,连杜甫七律、七绝失粘也不少见。在台省唱和诗中失粘的情况也多见,如贾至、杜甫、王维、岑参那组著名的《早朝大明宫》七律唱和,原唱贾至和王维的和作第七句都失粘。在这时似乎人们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libaiwang.com/lb/201208/4959.html ]
诗仙李白网
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个性
自由精灵的飞翔——李白《梦
宋人对李白的评价与时代典范
李白《古风》(其一)再探讨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
李白诗中的女性生活习俗和命
感觉李白
道教徒对高僧的礼赞——李白
李白题画诗作的审美意趣
李白七言歌行成就述要
相关诗词
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个性
自由精灵的飞翔——李白《梦
宋人对李白的评价与时代典范
李白《古风》(其一)再探讨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
李白诗中的女性生活习俗和命
道教徒对高僧的礼赞——李白
李白题画诗作的审美意趣
李白七言歌行成就述要
李白何时初入长安考辨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