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李白 >> 诗仙李白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桓公井
作者:诗仙李白网     更新时间:2012-8-12 11:03:02
载入中…
 

【考述】

     桓公井在白纻山。因李白有关白纻山的诗未及桓公井,而另有《姑孰十咏·桓公井》诗,此诗又未及白纻山,故特立条目叙述。

    《舆地纪胜》卷一八太平州:“桓公井在白纻山。《九域志》云:晋桓温所凿。王安石诗有‘歌舞不可求,桓公井空在’之句。”桓温是东晋名士,位至大司马,喜清谈玄理。东晋时尚品题之风,史载对桓温的品题是“高爽迈出”。中国士人自西汉定儒术为一尊后,便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忠于君忠于朝廷被视为士人的理想品格,因而对大一统政权有着一种亲近感和依附感。但是这种情形到了东汉末年有了很大的变化。面对着宦官和外戚专权的腐败政权,士人们怀着赤诚和悲慨的情怀,一次次上疏反宦官反外戚却一次次失败。于是士人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主要的是对大一统政权在感情上由亲近走向疏远,开始了回归自我的历程。重个性、重才能、重自我、重感情成了一种普遍的心理趋向,价值取向亦从一元化转向多元化。由于庄子生活和哲学的回归,士人精神上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的种种束缚松解了。为了解决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情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曹魏时期的士林精英几乎都卷入了玄学思潮,在哲学层次上探讨自己的理想人生并付诸实际生活。隐逸之风成为一种普遍的风尚。结果以其代表人物嵇康被杀而证明,反儒教、拒绝与统治者合作的人生哲学在现实中无法存在下去。于是西晋士人便以儒道为一,转向纵欲。他们不再反儒教,愿意做官,但却崇尚富贵奢靡,追求潇洒风流的美名,醉心于俊美秀丽的风姿,把高雅与庸俗融于一身。此即所谓“朝隐”。最后终以国家败亡付出沉重的代价。永嘉乱后,南渡的东晋士人从国破家亡的悲伤中恢复过来,却进入了偏安的心境之中。他们接受了西晋灭亡的现实,担心东晋再亡,宁肯偏安一隅而不愿去冒北伐中原、统一国家的风险。他们逐渐摆脱了西晋士人的纵欲放荡,转而追求宁静高雅的精神天地和风流安乐的生活,既入仕享受奉禄,又风度翩翩地处世,留连于山水之间。姑孰,便是东晋士人寻求和实现这种亦仕亦隐、风流潇洒人生旨趣的乐地。以青山和城关附近两处分别为200万平方米和15万平方米为代表的晋墓群,充分说明这里是当时孙绰上疏所说的“安乐之国”。

     由于姑孰在守护京都上的重要地位,东晋一代,先后有王敦、桓温、桓玄三位权倾朝野、统兵领将的大司马、大都督移镇此地。他们在此秀美之乡,网罗天下名士,驱扇清淡之风,过着宁静高雅和风流潇酒的生活,一方面效力朝廷,一方面拥兵自重,觊觎皇位,演出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历史活剧,留下了一篇篇传奇的故事。李白诗歌涉及至此的有谢尚、桓温、袁宏、孟嘉四位名士和牛渚、青山、龙山、白纻山四座名山。它篇已有考述,此处再谈桓温及其桓公井。桓温于364年五十三岁时移镇姑孰,十年后六十二岁病卒,葬青山。这期间,他曾进行过一生中的第三次北伐,以图光复中原,但未成功。他也有觊觎皇位的野心和行动,但却又说过:“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年耶!”说明尚能看重名节。在姑孰期间,桓温曾多次携幕僚名士在白山观妓,欣赏白歌舞。大概为了在此生活的方便,曾在山上凿水井一口,后人便称为“桓公井”并多有歌诗,可见影响之大。方志还记载白山有饮马泉、挂袍石,又载南朝宋孝武在此狩猎,故不知饮马泉和挂袍石为谁的遗迹?我曾由文物部门安排在白纻山的丛林荆棘中寻见过桓公井,约5平方米,无石瓦秋 ,水色浑浊,但大旱不涸。

     因桓温在当涂留下的遗迹和逸事较多,故有必要在此顺便说一下后人对桓温的评价问题。历史上对桓温的评价多与王敦并论,称为“逆臣”。也有人将桓温与谢安并论,史臣却不予采纳。直至清末,章太炎先生对史家提出反驳:“宣武(桓温)命世之才,志在光复,何异葛侯?但以送死事生,有忠贞之节,晚年复谋禅受,是以为世所讥。要之,不以一眚而掩大德,诸表辞气慷慨,则与《出师表》先后比烈矣。世人拟之王敦,何哉?”(《历史论丛》第一辑)这是一篇有卓识的翻案文章,足可参考。

 

【备考】

     《舆地纪胜》:桓公井,在白纻山。《九域志》云:晋桓温所凿。王安石诗有“歌舞不可求,桓公井空在”之句。李白诗:(《姑熟十咏·桓公井》诗,从略。)

     明嘉靖《太平府志》:白纻山桓公井,山椒之池也。李白诗云:(《姑熟十咏·桓公井》,从略。)

     《大明一统志》:桓公井在白纻山,晋桓温所凿。李白诗:“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石瓦秋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清康熙《太平府志》:白纻山,在郡治东五里,……晋桓温携妓游此,歌白纻词,故名。山椒有桓公井、饮马泉、挂袍石诸迹,亦宋孝武狩处。

     《大清一统志》:桓公井,在当涂县东。《府志》:在白山椒,一名饮马泉,晋桓温所凿。唐李白诗“桓公名已古,废井曾为竭”是也。

[来源:https://www.libaiwang.com/lb/201208/6802.html ]
诗仙李白网
【和卢侍御通塘曲】
【山鹧鸪词】
【古意】
【草书歌行】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临路歌】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玉真仙人词】
【怀仙歌】
相关诗词
【姑孰十咏·桓公井】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