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李白 >> 诗仙李白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白卒年史料新证
作者:诗仙李白网     更新时间:2012-8-12 0:42:38
载入中…
 
[读史札记]

李白卒年史料新证

[摘要]唐李士训《记异》记载,“大历初”李白仍然在世间传布《古文孝经》,说明李白的生活下限至迟在大历元年(766)。本文对该则史料的真实性进行了系统考证,并用之与传世的李白生平资料互相比堪,认为李白并不卒于传统所说的宝应元年(762),而应卒于大历元年(766),享年62岁,其生当在神龙元年(705)。
[关键词]李白 生卒年 李士训 记异

关于李白生卒年,自宋以来历代学人都是依据李阳冰《草堂集序》所作的推论。序说宝应元年(762)李白“疾亟”,论者遂谓李白卒于当年。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白)墓志铭》说李白“年六十有二……而卒”[1],遂从宝应元年逆推李白生年为武则天长安元年(701)[2]。根据此说,李白在其父李客“神龙之始潜归于蜀”之前就已经出生了,于是李白的出生地和籍贯都出现了问题(不是蜀中而是西域,即中亚碎叶或条支) [3];李白集中宝应元年以后诗文的真伪也有了疑问[4]。但是此说又与李阳冰《序》以及其他唐人(诸如魏颢、刘传白、范传正等)所作碑序的记载不相吻合,难成定论。古今学人对此也深表怀疑,又提出了各种“新说”。或相信李白生于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卒于宝应元年(762),终年64岁;或以为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广德二年(764),享年64岁;或以为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广德元年(763),享年63岁;或以为生于神龙二年(706)、卒于大历二年(767),享年62岁等等[5]。可惜诸人由于占有史料不充分,为了证成新说,都或多或少地疑误或篡改唐人文献,如谓李华《墓志铭》为伪托,说李白“年六十有二而卒”的记载不可信;又如谓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为伪作,因其中说至德二载(清人误定)李白“年五十有七”不可靠。虽然花样翻新,新论日出,但却谬误丛生,此牵彼掣,往往难以自圆其说。因此,李白生卒年(包括出生地和籍贯以及许多诗文的系年和真伪问题),自今悬而未决,仍有探讨的必要。
笔者近从五代、宋初文献中所得资料,表明李白并不卒于宝应元年,也不卒于广德元年或二年,因为新出资料记载李白至迟在大历初年仍然活在人世。由于本则史料反映了李白生活的时间下限,对重新认识李白生卒大有裨益,这里谨将其原文先披露出来,并对其可信度略作考证,以为引玉之砖。

一、文献所录李白生活下限史料综述

郭忠恕《汗简》引唐李士训《记异》曰:

大历初,予带经鉏瓜于灞水之上,得石函,中有绢素《古文孝经》一部,二十二章,壹仟捌佰桼拾贰言。初传与李太白,白授当涂令李阳冰,阳冰尽通其法,上皇太子焉。[6]

如果本则史料所言不诬,就表明李白迟至“大历初”尚与李士训、李阳冰等人传诵《古文孝经》,从前说他卒于宝应元年(或广德元年或二年)当然都是错误的。
李士训的事迹无考,《记异》一书的详情也不可详知。《太平广记》载“高嶷”、“天后”二条,一记渤海高嶷惑于“鸡魅”之事,一记“唐文明以后天下进雌鸡变雄”预兆武则天“正位”之事,其出处俱谓“出《纪异》”[7],不知即其书否?如果为同一部书,则其书至北宋尚存,故郭忠恕、李(日方)等得以称引。根据《广记》所录,其书内容乃杂记异闻,有些流于志怪小说,故为“专记异事” (郑樵《通志》卷71)的《太平广记》采录。虽然如此,引录李士训《记异》的郭忠恕《汗简》却是一部严肃可信的学术著作,它的作者历史上也实有其人。郭忠恕(730---977)本末见苏轼《郭忠恕画赞并叙》、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3和《宋史》卷442。轼《叙》略谓:

忠恕字恕先,……洛阳人。少善属文及史书、小学,通九经。七岁举童子。汉湘阴公辟从事,与记室董裔争事谢去。周祖召为《周易》博士。国初,与监察御史符昭文争忿朝堂,贬乾州司户。秩满遂不仕,放旷岐、雍、陕、洛间。……遇佳山水辄留旬日,或绝粒不食,……尤善画,妙于山水、屋木,有求者必怒而去,意欲画,即自为之。……太宗闻其名,召赴阙,馆于内侍省押班窦神兴舍。……除国子监主簿,出馆于太学。益纵酒,肆言时政,颇有谤讟。语闻,决杖配流登州。至齐州临清……而卒。[8]

郭若虚《见闻志》和《宋史》本传所言并同。郭忠恕是五代、北宋间人,曾仕后汉,并历后周,终于北宋。郭《志》传注:“忠恕尤精字学,宋元宪尝手校忠恕《佩觽》三篇,宝玩之。”[9]《宋史》本传称:忠恕“尤工篆、籀”,“所定《古今尚书》并《释文》并行于世。”《艺文志》著录:“郭忠恕《佩觹》三卷,又《汗简集》七卷。”[10]其人精通群经,崇尚古学,尤善古文字,《汗简》、《佩觹》皆其代表作。《汗简集》即《汗简》,以其集先秦以下古文篆隶字形而成,故称《汗简集》。《汗简》一书初传时并无作者姓名,五代末蜀人李建中据徐铉所云定为郭忠恕作。李又题其卷首:“郭忠恕仕周朝为朝散大夫、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见该书卷首)视忠恕为五代后周大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反驳说:“宋太宗时召忠恕为国子监主簿,后流登州道卒,则不得为周人;又陶岳《五代史补》载周祖入京师,时忠恕为湘阴公推官,面责冯道之卖国。则先已仕汉,题周更误矣。”[11]李建中(945---1013)亦自后蜀入宋,《宋史》卷441本传:“好古勤学,多藏古器名画”,“建中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尝手写郭忠恕《汗简集》以献,皆科斗文字。”可见《汗简》之传入北宋乃李建中之力。建中既精研其书,又亲传其学,非孤陋寡闻,不知其人者可比。此外,北宋人夏竦《古文四声韵序》亦称“周之宗正丞郭忠恕首编《汗简》”,也将郭忠恕定位于后周。他们或称郭忠恕为“周朝散大夫、宗正丞、国子书学博士”,或称“周宗正丞”,盖因书成于忠恕任后周“国子书学博士”之时。馆臣所驳,未必知人之言。《宋史》忠恕本传:“弱冠,汉湘阴公召之,忠恕拂衣遽辞去。周广顺中,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改《周易》博士。”据陶岳《新五代史补》湘阴公(刘赟)辟召忠恕在“乾祐中”(948---950),忠恕年方20(弱冠),则其生约当930年;广顺为周太祖郭威年号(951---953),凡三年。忠恕仕周,初作国子书学博士,后乃转《周易》博士,以一任(三年)秩满转官计,其作书学博士正是广顺时期,《汗简》之作亦在此二三年间即952年左右。
《汗简》乃现存唐宋最早的古文字形工具书,“其分部从《说文》之旧,所征引古文凡七十一家,前列其目,字下各分注之”。由于其书“所征七十一家存于今者不及二十分之一,后来谈古文者,辗转援据,大抵从此书相贩鬻”。郭书是宋以来谈古文字形之“根柢” (《四库提要》语)。今传《汗简》有两种版本:一本三卷,卷各分上下,另有《目录》一卷[12];一本七卷,正文六卷,第七卷即《目录叙略》,郑珍《笺证》本即此。《目录略叙》历叙其所依据的“古文”、“篆”、“籀”资料71家,李士训发现的“绢素《古文孝经》”即其一种。《汗简》将其作为“古文”著录,凡录七字,出处皆注为“古孝经”。一个以征引“古文”字形以求存真的学术著作,其所引资料自然是信而有征的;何况“广顺中”去“大历初”发现《古文孝经》仅190余年,去“贞元中”李服之传《科斗孝经》与韩愈(详下)仅150余年,故物相传是极有可能的,故郭氏所言并非拘虚之语。
李士训这段文字,除了郭氏《汗简》首次引录外,还分见于北宋至清历代学人的有关著述。与郭忠恕同时的句中正《三字孝经序》也有称引:

臣耽玩篆隶,习以性成。(略)乃得旧传《古文孝经》(自注:陆氏《释文》云:‘旧有《古文孝经》’;《开元实录》:刘子玄云:‘《古孝经》出孔壁,其语详正,无俟商榷。’又李士训《记异》曰:‘大历初,霸上耕,得石函绢素《古文孝经》。初传李白,受李阳冰,尽通其法。’皆二十二章,今本亦如之。与今文小异,旨义无别),以诸家所传古文,比类会同。依开元中刘子玄、司马贞考详今文十八章,小有异同,亦以不取。约秦、许(慎)、斯(李斯)、蔡(邕)篆文及汉、魏刻石隶字,相配而成(按,谓《三字孝经》—引者)。[13]

句中正(929—1002)字坦然,益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自孟蜀归宋。精字学,太宗时献八体书,授著作佐郎直史馆,与徐铉等“重修许慎《说文》”,《宋史》与李建中同卷。传称其“(咸平) 五年卒,年七十四。”咸平五年即1002年,其生当为929年。句作《三字孝经》即据22章“旧传《古文孝经》”与其他篆、隶“相配而成”,他是见到过《古文孝经》实物的。清人郑珍《汗简笺证》说句氏《三字孝经》乃“中正自集奇古文为之,在郭氏后,又非渭上(当为“灞上”——引者,详下)本。”这一怀疑是没有必要的。《宋史》本传:句中正“尝以大小篆、八分三体书《孝经》,摹石,咸平三年表上之。真宗召见便殿,赐坐。问所书几许时,曰:‘臣写此书,十五年方成。’”即从刻成“表上之”的咸平三年(1000)逆数15年,其始书《三字孝经》也在985年。虽“在郭氏后”,但距郭氏卒只“后”了7年。况其生年(929)与忠恕生年(约930)同时(甚或稍早),他完全有可能与郭氏一样见到李士训大历初所发现的《古文孝经》。句氏《自序》也引用李氏《记异》,惜过于简略,特别是将后半段缩略为“初传李白,受李阳冰,尽通其法”(“受”即“授”,古字通用),容易歧解为“李白从李阳冰处接受《古文孝经》并尽通其学”,后来有人将这段引文标点为“初传李白受李阳冰”(中华书局本王琦《李太白全集》附录)即作此理解。尽管如此,他是与郭忠恕同时引用《记异》的学者,足证郭氏所引非出虚构。
清朱彝尊《经义考》:

李士训曰:大历初,予带经鉏瓜于灞水之上,得石函,中有绢素《古文孝经》一部,二十二章,一千八百七十二言。[14]

此处所言得《古文孝经》情形与《汗简》引录之前半段完全相同(唯“壹仟捌百桼拾贰言”改作小写“一千八百七十二言”)。但却省略了关键性的后半段:“初传与李太白,白授当涂令李阳冰,阳冰尽通其法,上皇太子焉。”因《经义考》旨在对经典文献作目录学考察,而对诸经传授多所省略。
此外,清人倪涛《六艺之一录》的引录则比较全面:

李士训《记异》曰:大历初,予带经鉏瓜于灞水之上,得石函,中有绢素《古文孝经》一部,二十二章,壹阡捌伯桼十二言。初传与李太白,白授当涂令李阳冰。阳冰尽通其法,上皇太子焉。[15]

倪涛所录内容与《汗简》完全一致,盖即《汗简》叙略的原录照搬,唯“仟”作阡、“佰”作伯,“拾贰”作小写“十二”而已,余无所异。
旧时研究李白的学者对此也曾予以关注,清王琦校注《李太白全集》時亦附录其文:

李士训《纪异》曰:大历初,霸上耕,得石函绢素《古文孝经》。初传李白,受李阳冰。尽通其法。皆(三)[二]十二章,今本亦如之。[16]

王琦自注出《墨池编》,亦即上文所揭句中正《三字孝经序》。其文将《记异》作《纪异》(古文“记”、“纪”常通用),将二十二章误为“三十二章”。特别是将“皆二十二章,今本亦如之”一语作为李士训《记异》原文引录,是极不妥当的。所谓“皆二十二章”者,乃概指陆德明、刘知几、李士训三家所说《古文孝经》而言;所谓“今本亦如之”,乃句氏将自己所获“旧传《古文孝经》”与前三人所载者比较而言。王氏不知,一概当作《记异》摘抄,有失考校。
由上可知,李士训《记异》关于“大历初”于灞上“得石函绢素《古文孝经》,初传李白,白授李阳冰”的事,广为五代、宋初及后世法书、经籍著录之家所称引。其中清人所言皆转录宋人语,固无足多;而五代、宋初郭忠恕、句中正、李建中所言,则可能实见其书,凡所称言无异精金美玉,洵可宝贵。这些引录或全引,或节录;其文字或有省减、缺失,或有讹误、增衍。但是在“大历初”、“灞上得《古文孝经》”、“初传李太白”等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诸要素上,却一律相同(唯《经义考》省略后半段)。这明白告诉我们:李白“大历初”(766)尚从李士训处得新出土的“绢素《古文孝经》”,并将其传授给了李阳冰。李白不卒于四年前的宝应元年(抑或两、三年前的广德元年和二年)的事实,就不言自明了。

二、《记异》所载大历出土《古文孝经》之审察

李士训《记异》所载《古文孝经》的发现,是经学史十分重大的事件,可惜未获得历代学人应有的重视。我们通过审察此一事件的真实与否,即可考见《记异》记事是否准确,亦可旁证其“初传李太白”的记载是否可信。
《记异》说:“绢素《古文孝经》一部,二十二章,壹仟捌佰桼拾贰言。”与汉儒刘向、桓谭、班固等人所言《古文孝经》情形吻合:
《汉书·艺文志》:“《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颜师古注:“刘向云:古文字也。《庶人章》分为二也,《曾子敢问章》为三,又多一章 ,凡二十二章。”又于《孝经类小序》注引桓谭《新语》:“《古孝经》千八百七十二字,今异者四百余字。”[17]只不过,班氏、桓氏等人所言乃“孔壁古文”,其书已随“孔安国《传》”的失传而亡于梁末;隋世新出本又疑为刘炫伪造(隋时“诸儒”及唐代学者司马贞俱疑之)[18]。22章的《古文孝经》之以古文字形行于世者,实有赖于大历初年的这次重要发现。
除李士训《记异》有载外,北宋古文字学家夏竦《古文四声韵序》也记载了这次发现,并说是出自项羽妾墓:“又有自項羽妾墓中得《古文孝经》,亦云渭上(当为灞上---引者)耕者所获。”[19]夏竦所言当与李士训所记同为一事。合两事观之,李士训所获“绢素《古文孝经》”乃出于灞上项羽妾墓之中,为秦汉之间旧物,非常可贵,所以当时就引起了李白、李阳冰等人的高度重视,转相传授和研习。
李阳冰从李白处接受了《古文孝经》,经过研习,“尽通其法”,一方面将其书“上皇太子”(当时的皇太子即后来的唐德宗);另一方面,又成为李氏家传鸿宝,传与其子服之。贞元中,服之又传给韩愈等人。愈《科斗书后记》有载:

贞元中,愈事董丞相幕府于汴州,识开封令服之。服之者,阳冰子,授予以其家科
斗书《孝经》、卫宏《官书》,两部合一卷。愈宝畜之,而不暇学。后来京师,为四门博士,识归公。归公好古书,能通合之。(略)因进其所有书属归氏。元和末,(略)因从归公乞观二部书,得之留月余。张籍令进士贺拔恕写以留,盖十得四五,而归其书于归氏。[20]

王应麟《玉海》对此事也有所知:“李阳冰子服之,贞元中授韩愈,以其家《科斗孝经》、卫宏《官书》,两部合一卷。后以归归登。其后以凡为文辞,宜略识字,再乞观之。张籍令贺拔恕写之。又渭上耕者亦得《古文孝经》。”[21]可见在大历、贞元之间,《古文孝经》被李士训发现后,经历了初传李白,白传李阳冰,阳冰上皇太子;阳冰又传其子服之,服之传韩愈,愈传归公(即归登),又传张籍、贺拔恕等人这一过程。这些都载在信史,记入方策,不应有丝毫造伪。只因其详情无人发覆,故对其所传《科斗孝经》与大历出土“绢素《古文孝经》”之间的因袭关系,每每讲不清楚,最为可惜。
如前所述,此本科斗《古文孝经》在五代、北宋都有传授,郭忠恕首次将其字形编入《汗简》(凡七例);句中正又据“旧传《古文孝经》”造《三字孝经》;李建中亦“尝得《古文孝经》,研玩临学,遂尽其势”[22]。夏竦称赞说:“周之宗正丞郭忠恕首编《汗简》,究古文之根本;文館學士句中正刻《孝经》,字体精博;西台李建中总贯此学,颇为该洽。”(《古文四声韵序》)并据郭氏《汗简》和句氏《三字孝经》,将《古孝经》字形一一著录于《古文四声韵》达404例。这些也都章章在目,有案可考。特别是夏书所录404例《古孝经》字形,与桓谭所谓《古孝经》与《今孝经》“异者四百余字”的说法前后印证,若非出自真品不能如此巧合。
宋仁宗时,司马光从秘府发现科斗文《古文孝经》,并据之作《古文孝经指解》;范祖禹复作《古文孝经说》[23],还手书其文刻于大足北山石刻之中[24]。其书旧时尚以为是汉代出于孔子壁中的《古文孝经》,但历考其分章起迄、文字今古、经文内容以及与今文《孝经》异同之处,都与刘向、班固、陆德明、司马贞所言“孔壁古文”并不一致,应该在孔壁以外另寻渊源。经考证,该本疑即大历出土《古文孝经》在禁中秘府的收藏,或许就是当年李阳冰所“上皇太子”之本的异代流传。看来中唐以下直至北宋时期所传科斗《古文孝经》,有可能都渊源于大历初年的这次发现[25]。
既然李士训《记异》所载“大历初”发现《古文孝经》实有其事,而且《古文孝经》在后代的流传授受过程又那样地清晰无隐,这说明《记异》所记“异事”也有真实的历史内容,那么它同时所载“初传李太白、白传李阳冰”的传授序列也不应有问题。

三、《记异》与其他唐人碑序可以互证

李士训《记异》为我们昭示了李白生活的时间下限,按理,研究李白的生卒年就应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文献进行综合考察。可惜前人或以李士训《记异》是小说志怪不足征信,忽略其中反映的历史事实,王琦《李太白集注》将其归入《附录•外纪》“书法类”,而在《李太白年谱》中只字不提,即是证明。可是当我们将李士训《记异》所言李白生活下限,与其他唐人记载李白生平的历史文献相对照,就会发现彼此实可互相吻合,毫无矛盾扞格之处。
据陈振孙、赵希弁等人书录所载,李白集自北宋以来就载有唐人所作的“两序”、“四碑”: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26]。李阳冰《序》作于宝应元年李白“疾亟”之时,资料得之李白“枕上授简”。李华与李白同时,互有诗文赠答[27],其作《墓志》当受托于李白子伯禽。范传正虽与李白“甲子相悬”,但其父范伦与李白“有《浔阳夜宴》诗”唱和,范、李二氏有“通家之旧”。刘全白年辈稍晚,自谓“幼则以诗为君(李白)所知”,李白生平亦得之亲闻。魏颢与李白同时,曾于“广陵见之(李白)”,与“白相见泯合,有赠之作”,李白曾“尽出其文,命颢为集”。裴敬乃李白师从学剑之“裴将军”(裴旻)的族曾孙,敬“尝过当涂,访翰林旧宅”,“四过青山,两发涂口”,得李白诗文多篇,裕闻李白故实[28]。这些作者所作的碑、序本该是考证李白生平及生卒年的第一手资料(其中裴敬撰《墓碑》未言李白生卒及籍贯,是个例外),可惜前人却一意曲解、怀疑原文,反而从中引出了错误的结论。
李华《李君墓志铭》序说:李白“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路)[终]歌》而卒。悲夫!”根据李华提供的李白享年,再结合李士训《记异》所载李白生活下限,从大历初年(766)上推62年,则得李白的生年即唐中宗神龙元年(705)。这与李阳冰、范传正所言完全吻合:

(李白先世)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指李白----引者)。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号。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即李树---引者)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范传正《李公新墓碑》)

李阳冰、范传正俱说李白之父(即李客)“神龙之始”(或“神龙初”,公元705)从远窜之地“条支”(或“碎叶”)潜逃回来,客居蜀中(或称“广汉”,唐时彰明县属广汉郡),恢复李姓,才生李白。假令李白生于神龙初其父归蜀之时,下数62年,也正好是大历元年(766)。李阳冰《集序》、李华《墓志》、范传正《新墓碑》与李士训《记异》四条材料如此契合,当然不是偶然的。因为李阳冰《草堂集序》得于李白的枕上口授,自然真实可信;李华《墓志铭》又系当时人记当时事,当然不会有误;李士训《记异》所录更是当事人记亲历事,也是道地的实录;范传正撰《新墓碑》系李白孙女“搜于箧中得公(李白)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改撰而成,亦非耳食传闻者可比!四者都是原始材料,没有造伪嫌疑,因此才能如此互相印证,彼此契合。因此我们说,李白的正确生卒年应该据此定为705---766年,而不是其他。
李白既然生于李客“神龙初”归蜀之后,其出生地和籍贯自然就非蜀中莫属了。正因为如此,魏颢作《李翰林集序》明确地说:“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又说:“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陈子昂、李白。”刘全白作《李君碣记》亦直称:“君名白,广汉人。”都视李白为“蜀人”(或“广汉人”),将其出生地点毫不含糊地定在蜀中。易言之,既然李白一家定居于蜀是在其父“神龙初”从流放地逃归以后,则李白之生不得早于神龙元年亦可知矣。
由于李阳冰以一代书法大家为世人所重,他那篇一唱三叹、情辞并茂的为李白所作的《草堂集序》也隨《李白集》而广为天下所传诵。李士训则名不见经传,他关于大历初从项羽妾墓得《古文孝经》以传李白的记载,又有些神神怪怪富有传奇色彩,除了搞古文字学的人对此略有所闻外,搞文学甚至搞历史的都对其比较忽略。故世人徒知李白有宝应元年“疾亟”之事,却不知有“大历初”与李士训、李阳冰传诵《古文孝经》的事。李阳冰所记“宝应元年十一月”成了人们习见的李白生活之下限。人们错误理解李阳冰《序》所说宝应元年李白“疾亟”为死卒,将李阳冰作序之年当成李白的逝世之年。以此误解为基础,再根据李华“年六十有二”之说,将李白生年定在神龙前五年即长安元年(701)。这就是传统所谓“李白生于长安元年,卒于宝应元年”一说的由来。
可是,此说与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新墓碑》所载李客“神龙之始,潜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李白)”的事实明显矛盾,于是王琦将两处的“神龙”都改为“神功”(697)[29],不惜擅改古文以从己说,当然自不可取的。有人又依据李白生于长安元年立论,认为李客归蜀时李白已经五岁,于是又弄出李白不生于蜀而生于“西域”(或“中亚碎叶”、“条支”)等说。又有人因相信李白宝应元年已卒,遂谓李白宝应以后诗文为伪托(如《草书歌行》等)。由于传统所定李白生卒年有误,李白许多自叙其年的诗文(如《为宋中丞自荐表》等),也统统被系错了年代。至于因此而将李白诗文的创作背景、作品本事、主题思想弄错了的,更是不在少数。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皆因李白生卒年之误定,遂使有关李白行止事迹之研究通通都出了问题!

结 论

我们认为,李士训《记异》关于“大历初”得《古文孝经》史有其事;所载“初传李太白,白传李阳冰”的也真实可信。这则史料非同于一般志怪小说,它真实反映了大历年间《古文孝经》出土和传授的历史,既是我们研究经学史的枕中鸿宝,也是我们考证李白生平特别是生卒年的重要资料。它关于李白“大历初”(766)仍在人世的真切记录,为我们印证和坐实李阳冰《草堂集序》和范传正《新墓碑》关于李客“神龙之始”归蜀后而生李白、李华《墓志铭》说李白享年“六十有二”、魏颢《翰林集序》称李白“身既生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可靠而重要的证据。据此,我们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libaiwang.com/lb/201208/4987.html ]
诗仙李白网
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个性
自由精灵的飞翔——李白《梦
宋人对李白的评价与时代典范
李白《古风》(其一)再探讨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
李白诗中的女性生活习俗和命
感觉李白
道教徒对高僧的礼赞——李白
李白题画诗作的审美意趣
李白七言歌行成就述要
相关诗词
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个性
自由精灵的飞翔——李白《梦
宋人对李白的评价与时代典范
李白《古风》(其一)再探讨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
李白诗中的女性生活习俗和命
道教徒对高僧的礼赞——李白
李白题画诗作的审美意趣
李白七言歌行成就述要
李白何时初入长安考辨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