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人

诗经

古诗词

  您现在的位置: 诗词大全网 >> 李白 >> 诗仙李白网 >> 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白诗在宋代的编集与刊刻
作者:诗仙李白网     更新时间:2014-04-23 09:49:18
载入中…
 
 

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太平州知州江万里延请太平州儒学教谕戴觉民编刻《李翰林集》三十卷,因书末有戴觉民咸淳己巳年所写的跋语,故世称咸淳本。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吴隐影宋本《李翰林集》卷末戴觉民跋曰:“盖旧刻之不存,雷电取将久矣。予为学官,修复经始,每每不暇给,抑岂不可后。顾将去此,独不能为太白一日之役,孰有如予之汩且陋乎?明日以告古心公,公喟然叹曰:‘岁晚矣!奈何?吾成子之志,亟为之。’则裨凡费集众工,不足则布之诸郡,不两月而集。集成而公亦召矣。或谓白虽天才,了不可壮语,少删之其庶几乎?孟曰不然,近年甫有此论,子美退之不敢闻也。”由戴跋可知,咸淳本的编刻是在江万里离任两个月之前仓促决定的,所用底本当为陈振孙家藏本或翻刻本。此本的编刻时间仓促,不到两个月时间竣工。为了赶进度甚至还延请了诸郡的刻工来刻书。而且戴跋还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即戴觉民想对李白集进行“少删”,虽然遭到了刘辰翁的劝阻,但有可能他未必全部采纳,故咸淳本编排紊乱而且改动了曾巩的序文。咸淳本《李翰林集》三十卷原刊本今不存,但明正德八年(1513年)鲍松编《李翰林集》三十卷即是影刻宋咸淳本,里边有江万里《李翰林集序》和戴觉民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吴隐影宋刻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贵池刘世衍玉海堂影宋刻本均是影明仿宋咸淳本,与宋咸淳本一脉相承。《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十四、《艺风藏书记》卷六曾各著录一部咸淳本,今不见。咸淳本的祖本极可能是周必大所说的当涂本,也就是陈振孙家藏本。在元丰三年到绍熙元年,再到咸淳五年,在当涂县曾多次翻刻过曾巩编次本,从而形成了当涂本系列。陈振孙家藏本书末所附录的《新唐书李白传》咸淳本依然保留,但它剔除了家藏本所附录的《姑孰十咏》、《笑矣》、《悲来》、《草书》三篇歌行以及苏轼辩证之语,可见后来的翻刻本有不少改动。

宋咸淳本与宋蜀刻本的源头虽同为曾巩编次本,但在不同时期的流变中还是形成了各自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差异。在书名上,宋蜀本为《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咸淳本为《李翰林集》三十卷。乐史本取名《李翰林集》二十卷,宋敏求本据苏颂《神道碑》记载为《李翰林集》三十卷,曾巩本据他的《李翰林集序》名为《李翰林集》,期间虽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名称,但《李翰林集》一直是沿袭下来的。到陈振孙家藏本、周必大所见当涂太白集、绍熙元年赵汝愚题词本,再到咸淳本,名称是一脉相承的。从时间上来说,宋蜀本刊刻于北宋末年,或者退一步说是南北宋之际,咸淳本则到了南宋晚期。在编次上,宋蜀本卷一为序、记七篇,书后附录宋敏求、曾巩、毛渐序。卷二到卷二十四为诗歌,后六卷为文章。咸淳本前二十卷为诗后十卷为文,序,记列入书卷首。在目录上,咸淳本卷十七是歌吟,宋蜀本卷六、卷七是歌吟。咸淳本目录编次较为杂乱,于每卷之下列分目,而宋蜀本较为有次序,且采取卷前列总目,分卷列数目。如卷五歌诗五十六首,卷六歌诗三十三首,卷七歌诗六十八首。在内容上,咸淳本将李白诗划分为十四类,而蜀刻本则扩大为二十一类,前十九卷分类着眼于体裁形式,后四卷的分类着眼于题材形式,使人觉得是两部分诗歌的简单组合,分类的标准严重不同。房日晰《宋本<李太白文集>三题》分析说:“宋敏求在编《李太白文集》时,并未改变乐史《李翰林集》的诗的分卷与排列顺序。宋本《李太白文集》前二十卷即为乐史《李翰林集》。宋敏求将自己收集的二百二十五首诗缀在乐史本《李翰林集》之后,谨慎地保存了《李翰林集》的原貌。”[21]蜀刻本将宋敏求、曾巩二序与毛渐跋放在书末,咸淳本则将曾巩序与李阳冰、魏颢二序置于卷首,同时它将乐史序放在魏颢序之前,时间上是错误的。在具体篇目上,咸淳本比宋蜀本少收录《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月夜金陵怀古》、《宣城长史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庭前晚开花》、《南陵五松山别荀七》、《观鱼潭》、《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抒怀》、《金陵新亭》、《暖酒》、《江夏送倩公归汉东》等十首诗,但它收录了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而蜀刻本未收录。又据胡俊《唐宋<李白集>编纂过程中的诗文分合及相关问题》一文[22]统计,咸淳本比蜀刻本少诗九首,但比蜀刻本多出七首诗,两相抵消,咸淳本比宋蜀本少两首,实收九百九十八首。

由于咸淳本与蜀刻本在体例编排上有重大的差异,可见咸淳本的底本另有他本。郁贤皓《咸淳本<李翰林集>源流概述》一文推测:“由此可知咸淳本与蜀刻本不是一个系统,它并不是从苏州晏知止刻本翻刻的,而是从最早的当涂刻本翻刻来的。”[23]目前所知晏知止苏州刻本是最早的李白诗文全集本,陈振孙、周必大、赵汝愚等人所见到的当涂李白集只能是苏本的翻刻本。前面我们探讨过,宋敏求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是在乐史本《李翰林集》二十卷的基础上增广的,诗歌增加了二百二十五篇,使李白诗达到一千首之多。曾巩编次本仅仅在宋敏求本的诗歌部分进行了编年调整了顺序,使之体制更加完善。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宋敏求本《李太白文集》诗歌部分究竟是二十卷还是二十四卷?如果是二十卷,那么他将新收集到的二百二十五篇诗歌只能是分类插进到乐史本《李翰林集》二十卷中。如果是二十四卷,那有可能是前二十卷照录乐史本,后四卷是他新辑的,而且他将乐史《李翰林别集》十卷本压缩到六卷本合并进《李太白文集》中。恰好宋蜀本的前十九卷所录诗歌之分类是按照体裁、后四卷诗歌是按照题材划分的,两者不是有机的融合体,人为堆砌的痕迹明显。这是宋敏求本的原貌还是后人的重编本造成的,因资料匮乏一时无法确考。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假设,是想弄清楚《李太白文集》究竟是何时在目录体例上一分为二的,一种是诗歌二十卷文十卷本,一种是序记一卷诗歌二十三卷文六卷本,从而在流传过程中自然形成两个系统的李白集。《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著录了这两种系统的李白集,只是不清楚孰先孰后。

综上所述,在宋代所流传的三十卷本李白全集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李太白文集》,卷一为序、记,卷二到卷二十四为诗歌,按二十一类编排,后六卷为杂著。这个本子以元丰三年晏知止苏州刻本、宋蜀本为代表。另一个是《李翰林集》,前二十卷为诗歌后十卷为杂著,以陈振孙家藏本、宋咸淳本为代表。二者虽然卷数相同,但在各卷的编排与内容上不尽相同。从版刻时间上讲,宋蜀本《李太白文集》要早于咸淳本《李翰林集》。 从版本源流上讲,咸淳本《李翰林集》三十卷较接近乐史、宋敏求所裒辑的古本,而宋蜀本《李太白文集》是经过曾巩编次整理的新本。这两种李白全集历代都有翻刻本,两者之间互有影响,直到元代至正辛卯后再编李白集,才有出现了合流的现象。

 

 

注释:

 

[1]乐史《李翰林别集序》,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第1453页。

[2]孙星衍《廉石居藏书记》卷上,《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2页。

[3]顾广圻《思适斋书跋》卷四,《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4]高儒《百川书志》卷十二,《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7页。

[5]宋敏求《李太白文集后序》,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第1478页。

[6]苏颂《龙图阁直学士修国史宋公神道碑》,《苏魏公文集》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88年,第775页。

[7]王琦《李太白全集跋》,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第1687页。

[8]郁贤皓、尹楚兵《李白诗的辑佚与辨伪》,郁贤皓《唐风馆杂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页。

[9]曾巩《李白诗集后序》,《曾巩集》卷十二,中华书局1984年,第193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libaiwang.com/lb/201404/19100.html ]
诗仙李白网
试谈李白诗的戏剧因素
青山长在,典范长存
李白诗在宋代的编集与刊刻
DOC文档下载:苍南县2012年高
PDF文档下载:如果你是一个敢
DOC文档下载:九江、庐山、含
DOC文档下载:主题单元教学实
PDF文档下载:西昌米线没有柠
PDF文档下载:【国情文化讲座
DOC文档下载:第二章作品之五
相关诗词
试谈李白诗的戏剧因素
PDF文档下载:李白-关山月
PDF文档下载:李白求仕心理在
PPT文档下载:李白的诗静夜思
DOC文档下载:李白诗词赏析
PDF文档下载:李白女性诗歌美
PPT文档下载:李白简介李白故
PDF文档下载:李白写圯桥的两
PPT文档下载:李白(701&mdas
PPT文档下载:李白是唐代有名
诗词名人
 李白   杜甫
 苏轼   李清照
 林徽因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牧
 陆游   孟浩然
 刘禹锡   温庭筠
 王之涣   高适
 刘长卿   韦应物
 岑参   元稹
 李贺   张若虚
 王昌龄   张九龄
 陶渊明   欧阳修
 陈子昂   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屈原   曹操
诗词鉴赏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2012 © 诗词大全网(www.shic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